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对“热钱”大进大出要坚决说不

2013-8-28 08:5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7| 评论: 0

简介: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全球资本流动趋势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   从2011年9月起,国际资本撤离新兴市场的现象在我国金融市场也有所体现,香港离岸 ...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全球资本流动趋势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

  从2011年9月起,国际资本撤离新兴市场的现象在我国金融市场也有所体现,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贬值、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11月底起出现“12连跌”,都表明投注人民币升值的资金部分离场,显示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开始减弱。

  从未来国际环境看,一方面,如果2012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加大,全球经济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的疑虑将促使资金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其结果将导致投资者以及投机者通过金融市场做空中国经济,使中国经济“硬着陆”。另一方面,目前全球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美联储于2011年12月13日宣布,将继续执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组合。欧洲央行2011年11月份和12月份已连续两次降息,将基准再融资利率下调至历史低点1.00%。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不变,市场预计2012年初英央行有可能推出新一轮刺激举措来提振英国疲软的经济。日本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目标继续维持在0.0%~0.1%,并将资产购买计划规模从之前的50万亿日元扩大至55万亿日元。与此同时,加拿大、瑞士央行等都已于去年年末降息。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流动性充裕,我国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

  总体看,2012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进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流向的不确定性加大,我国既要防止资本大规模撤出对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同时还应做好资本大量流入推升资产价格、加大输入性通胀的政策准备,宏观调控在节奏、力度和时机把握上的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

  对于未来一段时期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我国应做好应对准备。

  短期内,我国应加大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防止“热钱”大规模进出。

  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2012年上半年尤其关键。欧债危机解决前景是否明朗、美国经济复苏动力能否持续、新兴市场经济会不会硬着陆等都将逐渐明晰,期间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呈现反复大幅震荡态势。我国资本管理的政策核心应是加强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防止“热钱”大规模进入和流出,尤其防止“热钱”变相出入房地产等调控领域。为防止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发生的剧烈动荡,还应做好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组合准备。在防止投机性外资扰乱金融市场的同时,对投机性内资的管理同样重要,尤其需防范内资借势大规模卷逃。

  长期内,我国应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顺应国际金融中心东移的趋势,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从历史看,每次全球性金融危机都会导致国际经济和金融格局的调整,2008年金融危机也不会例外。本次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中心东移已是不争的事实,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改革也已达成共识。美元逐渐弱化的长期趋势日见显现,2011年8月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便是最新例证。因此,未来对全球经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的国家货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在国际金融新格局中将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金融整合会加快步伐。对东亚地区来说,金融危机将逐渐改变该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鉴于中国经济在该地区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人民币区域化既符合该地区的经济需求,也符合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然而,人民币真正实现国际化(区域化)需要开放的资本市场、灵活的汇率体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等基础条件,在当前形势下,尚需谨慎把握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力度和节奏,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仍需持续,这是提升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打造金融强国的必备条件。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