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谏:中国房企不会出现倒闭潮
近日,有关温州中小企业资金断裂,众多企业主纷纷“跑路”的传闻不绝于耳。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风向标,温州模式被全国多地追逐和仿效,因此,温州民营企业眼下的生存状况备受关注,温州老板“跑路潮”牵动人心。细细探访当地民营企业生存实况,会发现诸多小企业老板纷纷抱怨“生意难做”,而“跑路”也确实成为部分企业主无奈之选,甚至有私营企业主因不堪重负跳楼。 虽然目前是秋天,但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却有“过冬”的感觉。一方面,去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让银行惊呼“差钱”;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贷款融资难,资金链紧张,越来越“玩不转”.在央行紧缩银根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欧美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多重挤压下,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日子难过,倒闭潮主要是以此类企业为主! 回着看房企,在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开发商的融资方式受到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严重影响。许多大型房企纷纷启动海外融资,据最新统计,目前融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几乎为往年560亿元融资额的两倍,其中相当一部分融资开出10%以上的高利率,部分更达到13.5%的利率,显示房企很差钱。自调控16个月来,银行利率不断上调,而楼市成交量下滑,开发商销售资金回笼压力正明显加大,加上银监会、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对房地产企业信托、IPO、再融资等融资手段的严格控制,使得开发商不得不转变融资方式,大举向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此时,很多人感觉得,中国房企倒闭潮应该不远了? 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目前房产行业不再是黄金时代但依旧是白银时代。在有着特色的中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很难形成房地产企业之间真正的竞争,对多数企业而言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很少有房地产企业因无法维持运作选择倒闭。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宣布破产倒闭过程中,银行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长期以来,银行对房地产的态度,也几乎决定了房企破产倒闭的概率极低。在以往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地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房地产企业的核心资产就是土地,只要有土地,即使出现问题,在走到破产拍卖环节之前,企业往往也会被收购或兼并。银行始终不愿意借贷房企进入破产倒闭程序,除了持续输血外,也会千方百计推动盘活问题企业。换言之,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和银企关系下,房地产企业要想破产倒闭都难。 但在即将到来的寒冬,房企虽然不会出现倒闭潮,但超量的开发、过度的竞争不仅更加验证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也使人们对诸如开发商的楼盘的外部环境、配套设施、经营方式等重新反思。而在政府方面,肯定也是希望房地产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所以政府对有转型升级意愿及能力的企业,肯定会扶一把,在融资等服务方面给予倾斜,而对于既无意愿也无能力转型升级的企业,只是浑水摸鱼的无良开发商来讲,政府更肯定会让市场机制发挥优胜劣汰作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