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桥坚强”给“桥脆脆”上的示范课

2013-8-28 08:3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2| 评论: 0

简介:  桥坚强给桥脆脆上了一堂安全和耐久的示范课,从中不难看出:在桥梁技术已成熟的今天,匡正人心成了建造好桥的当务之急。   7月里发生的连续垮桥事件,刺激着公众的神经。7月11日,建于1997年的江苏盐城境内 ...

  “桥坚强”给“桥脆脆”上了一堂安全和耐久的示范课,从中不难看出:在桥梁技术已成熟的今天,匡正人心成了建造好桥的当务之急。

  7月里发生的连续垮桥事件,刺激着公众的神经。7月11日,建于1997年的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坍塌;7月14日,建成12年的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北段坍塌;7月15日,通车14年的杭州第三钱塘江大桥坍塌……这些投入使用不超过14年的桥纷纷倒下,被公众和媒体无奈地称为“桥脆脆”。

  带着莫名悲愤的心理,公众找出了一批历经风雨依然坚挺的桥,作为“桥脆脆”们的鲜明比对。据报道,75岁的宁波灵桥老而弥坚,43岁的南京长江大桥被称为“再用50年没问题”,54岁的武汉长江大桥承受了70多次撞击而安然无恙,兰州铁桥历经百年而铆件无锈蚀。跟前面说到的那些验收时勉强通过、使用中状况不断、年纪轻轻就轰然倒塌的桥相比,这些老桥堪称“桥坚强”。

  “桥坚强”并非幸致,每座桥都书写了自己的传奇。宁波灵桥的存在说明,战乱频仍、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可以造出好桥。上世纪30年代的桥梁技术虽不如今日,但宁波人自创了严密的监管程序:水泥、钢材等决定桥梁质量的关键原料,都由乡绅和洋商严格约定各项指标,并进行过细的质量检测。无师自通的监理机制,欧洲经典的造桥技术,共同创造了宁波灵桥青春长驻的历史。

  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健在则说明,政局动荡、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也可以造出好桥。那是共和国成立不久的年月,羸弱的国力无法跟现在相比。那也是政治运动不断、自然灾害频繁的年月,建设者们无法把全部精力用于造桥。然而,在甄选材料、锤炼工艺、关注细节等涉及桥梁安全的问题上,工人和专家都不曾掉以轻心。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一丝不苟的质量把控,共同创造了两座地标性长江大桥的传奇。而兰州铁桥上的铆件“百年不锈”,则主要归功于德国人,因为这座桥的所有部件均由德国运来。透过这个奇迹,我们既惊叹于德国人百年前炼钢和加工技术的先进,也不难想象是德国工人的责任心和专注度保证了工艺落到实处。

  “桥坚强”的生成没有捷径,其诀窍无非是肯投入、不作假。投入百分之百的注意力,调集尽可能好的原材料,使用所掌握的最好的技术,不怕费时费工,不怕劳心劳力,没有层层转包,没有中饱私囊,没有缩短工期,没有强行通车,桥梁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自然得到了保障。事实证明,只要你想造出好桥,就能造出好桥。只要建桥者心灵高贵、敢想敢干,“桥坚强”就可以成为每座桥的荣誉。

  在“桥坚强”面前,“桥脆脆”显得太过渺小和可悲。在“桥坚强”的建造者面前,“桥脆脆”的施工者应该感到羞惭无地。虽然每次垮桥之后,都有人找汽车超载、大雨滂沱的客观理由,但我们都知道:在盲目追求工程进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因快而生的安全隐患。在暗箱招标和层层转包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官员设卡寻租和商人偷工减料的病灶。穿越岁月长河,“桥坚强”给“桥脆脆”上了一堂安全耐久的示范课,从中不难看出:在桥梁技术已成熟的今天,匡正人心成了建造好桥的当务之急。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