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武夷山垮桥背后:谁该负养护之责?

2013-8-28 08:3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93| 评论: 0

简介:  16日傍晚,武夷山市官方发布消息称,造成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查明,是由于重型货车严重超载(重量80余吨)所致。但官方未点明该桥养护责任问题,公馆村村主任江和庆称,该桥多年前已移交给南平市公 ...

  16日傍晚,武夷山市官方发布消息称,造成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查明,是由于重型货车严重超载(重量80余吨)所致。但官方未点明该桥养护责任问题,公馆村村主任江和庆称,该桥多年前已移交给南平市公路局。

  超载拉坏桥梁吊杆

  通过一天多的现场勘查、查阅相关资料,福建省桥梁、道路专家组成的5人专家组得出了上述结论。

  专家组称,该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当桥梁出现超过设计荷载或多部超载车上桥时,将对吊杆产生强度破坏或疲劳损伤,长期超载运行最终导致破坏。此外,该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吊杆密封、防腐工艺较差,同时无法通过常规检查了解吊杆内部锈蚀程度与工作状况,经过十多年的使用,难以判断吊杆承载能力能否满足原设计要求。

  武夷山市官方调查显示,2011年7月14日,一辆旅游大巴与一辆大卡车相向行驶时,因大卡车严重超载导致突发桥面坍塌。

  此前15日晚近9时,已有专家组成员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最后这辆旅游大巴和一辆货车交会路过该桥时,成为“压在骆驼身上最后一根稻草”,吊杆无法承重而断裂,导致桥面坍塌。

  超载现象令专家组触目惊心。这位专家称,当他们赶至武夷山时,见到福平路上大货车一队排开停在路边,“交警一下班,重车全部上路上桥,这种情况是最坏的,比逐辆过桥还坏。”

  “十几年前做的吊杆是这种桥梁最薄弱的环节,吊杆长期被超载‘疲劳’了,最终肯定要损伤。”他说。

  据其透露,公馆大桥的吊杆建成后的13年间未曾更换,这种早期国产吊杆使用年限业界一般建议使用15年,如果正常按设计荷载和通车规范来使用该桥,吊杆不至于如此快速损坏。

  “会上,我们已建议省政府和交通、建设主管部门通知全省对这种类型的吊杆进行全面检测。”该专家表示,早期国产吊杆的材料、产品质量及厂家服务均未跟上国际形势,“十几年前的吊杆差不多都应更换了!”

  据其介绍,近年来由于厂家已推出定型吊杆,密封性非常好,不易锈蚀,加上两头固结系统很好,一般不会出现吊杆薄弱问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