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题选出了公民额外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 .年老 B.疾病 C.丧失劳动能力 D.遭受自然灾害 据说这是公务员考试中极有迷惑性的一道题,它让很多考生痛快地犯了错。许多考生从自己的真切实感出发选了D选项,然而只有D选项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是什么“误导”了考生,“迷惑”了大众呢?我想无非是那一组组印在人们脑海中、用爱和责任绘制的救灾画面:解放军战士在瓦砾中营救生者被磨破而不停歇的双手;在大家惊魂未定时,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站在余震不断的土地上发出的坚定人心的讲话;连续工作不休息,累倒的基层干部;不可胜数,飞往灾区的志愿者和救灾物资以及伫立在电视机前心系受灾群众的全国各族人民…… 如果说与分数无关,笔者认为,这道选择题错得值!它选出了普通百姓对党和政府、对社会的认可,选出了公民额外的权利,选出了人间的大爱。 今天是玉树“4·14”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一年前,坍塌、断裂,巨大的地震能量将废墟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年后,阳光、国旗,一排排崭新的住房拔地而起。一年间,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强领导下,灾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录着中华民族化解苦难、体味坚强、走向重生的过程,一年间的变化震撼人心。 强震摧不垮我们的精神和意志,新玉树正在绽放!玉树重建是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这一壮举考验着政府执政为民的能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更凸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展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是重建任务最繁重的一年,夺取玉树灾后重建关键之年重大胜利的战役已经打响。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的庄严承诺彰显了国家对人民权利的尊重,真抓实干的昂扬之歌回荡在巴塘草原之上……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