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重庆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重庆渝北创新土地房屋登记服务模式

2013-8-27 22:5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43| 评论: 0

摘要:   完成房地产登记工作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领先的重庆市渝北区房屋产权产籍监理所,2010年工作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全年办理各类城镇房屋登记16.5万件,组织办理农房产权9.21万件;征收各种税费及维修基金8.3亿元,被 ...

  完成房地产登记工作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领先的重庆市渝北区房屋产权产籍监理所,2010年工作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全年办理各类城镇房屋登记16.5万件,组织办理农房产权9.21万件;征收各种税费及维修基金8.3亿元,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房地产交易与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

  渝北区监理所缘何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全市房地产交易监理的排头兵?该所副所长向雯道破谜底:创新服务,实现“三化”——房地产登记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服务便捷化。

  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房地产登记一体化

  渝北区房地产交易管理所、监理所承担辖区内的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工作。1999年,为创新窗口服务模式,两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内设办公室、业务受理科等6个科室。

  2004年,《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公布后,该市实现土地和房屋权属登记“两证合一”。然而,在现行体制下,老百姓要拿到“合一”的证,还要分别到国土部门办理土地登记,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登记,到税务部门办税务手续,到银行柜台交税费,耗时费力。渝北区创新登记机构设置模式,在全市率先组建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群众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只到统一的大厅就可以办好。这种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发证,一个窗口收费的统一登记模式得到市局的充分肯定。

  2010年,该区根据市局的统一部署,对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登记的土地房屋登记事权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整合资源,房屋所有权初始、转移、变更、抵押、注销等登记,由以前的土地、房屋登记部门合署办公、分别办理,调整为只提交一套资料,使用一个系统,由房屋产权产籍监理所一个部门、一个流程办理,仍然发放土地和房屋信息合一的房地产权证,进一步实现了房地产权登记一体化。

  创新机制,实现房地产登记城乡一体化

  渝北区有农村居民18万户,约有12万户农村房屋需要登记发证。农村房屋产权登记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为把这项工作搞好,渝北区监理所提早谋划,2009年便与土地登记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

  为抓好农房登记工作,区政府和镇政府、村社层层召开动员会,明确政策,充分调动各层面组织者、参与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矛盾重重。不增加人,任务无法完成;增加人,没有一定知识、技能,质量难以保证。怎么办?渝北区监理所创新思路,从学校和回乡青年中择优聘用100余名短期用工人员。对这100余名人员通过集中专业培训,与各村社干部、国土及房管专业人员一道进行外项调查和内项整理工作。在内页核查登记工作阶段,房管、国土专业人员与聘用人员合署办公,分解动作。对资料审核、数据录入、绘图、缮证等各个环节分工合作,采用“简单工作由聘用人员完成,关键环节由房管、国土专业人员把关”的集中办公模式,登记工作便捷高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