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八条面临尴尬
“即便是这些已经出台了限购令的城市,在限购时间方面,只有贵阳明确了调控目标,其他城市都没有相关规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认为,这反映出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时仍存在很大的抗拒和侥幸心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现状没有改变,房地产行业对地方G DP的巨大贡献,加之调控以来并没有哪个地方政府因为没有严格落实政策而受到严厉的处罚,能拖则拖是必然的选择。” 八成未按时出限购令 根据新国八条规定,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其他城市也要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 1月31日,青岛率先出台新版限购令。此后,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出台。而今已步入2月下旬,目前已落实或即将落实限购政策的城市却仅有18个:北京、上海、天津、长春、成都、广州、贵阳、哈尔滨、济南、南京、南宁、石家庄、太原、武汉、宁波、青岛、无锡和厦门。在诸多非直辖市的省份中,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规定,全省各地可制定相应“限购”“限贷”办法,通知规定了限购套数,还提出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还可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 这意味着,国家统计局重点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中,仍有52个城市未出限购细则,约八成城市未在国务院要求的2月中旬之前落实“新国八条”。 “这些限购城市中也只有贵阳明确了调控目标,此外,长春、青岛也明确了执行到年底,而其他城市都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这意味,地方限购的措施可以随时发生变化。”彭澎向南都记者表示,这种没有目标和期限的做法,很难让公众对地方政府限购政策持有信心。“更像是应付中央的政策,并没有真正严格落实的意思。一旦中央政策发生改变,这些城市也会随之改变。” 诸多业内人士认为,从限购区域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都比较严厉,本地居民限购第三套、外地居民限购第二套以及不符合条件的外地居民限购的范围为全市范围,而包括贵阳、石家庄、哈尔滨等6个城市在内的限购范围并非全市,如贵阳限购范围仅为中心人口密集的且房价高过一环内的住房。而从目前已经出台新版限购令细则的上述16个城市各自的规定看,共同点是本地居民家庭限购第三套,外地居民家庭限购第二套;户籍以及社保和纳税证明成各地限制外地人购房的门槛。 地方土地财政断奶难,能拖则拖 有意思的是,楼市步入调控以来,即便是新国八条出台之后,没有一个城市表态自己属于房价较高、涨幅过快,不约而同的是,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对此保持沉默。即便是即将实施细则的广州,官方也称自己“跟其他一线城市比,房价是比较合理的。” “土地财政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房地产行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巨大,这在短期内都没有改变,地方政府落实楼市调控政策根本没有动力。”彭澎认为,新国八条也没有明确哪些城市属于“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必须要落实限购,“让地方政府自己承认,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海南为例,根据2月20日海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公布的《2010年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海南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1 .06亿元,增长52 .1%,增速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21.3%高3 0 .8个百分点,增幅为全国第一。而房地产开发投资467.87亿元,同比增长62.5%,是拉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力。与之对应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1月报告,海口、三亚的房价同比分别上涨21.6%和19.1%。但这两个城市至今未落实限购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