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
日前,东莞市副市长梁国英在2010年度建设管理工作总结大会上强调,今后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要突出重点,改善民生。 他在会上说:“住,是至关重要的民生环节,是幸福东莞的重要指标。” 梁国英在会上肯定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转型的中心工作,以市场管理诚信化、质量安全标准化、行政服务优质化为工作目标,在完善制度,细化措施,优化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业绩。 他同时指出,在全省宜居城乡的考核中,东莞市“公众满意度”得分不理想,今后需要大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 修订保障房管理办法,发展公共租赁房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朱川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该局顺利完成有关保障性住房的职能移交,并以房屋修葺为重点,完成了2978户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工作,超额完成省、市年初确定的保障任务。 在此基础上,该局启动了2011年全市住房困难家庭情况调查摸底。 朱川说:“我们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路子。” 他强调,市住建局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公租房房源筹集方式和途径,合理确定供应范围和对象,推动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该局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现今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购房人知情权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55家。去年全年,共核准商品房(含商品住房、商铺、写字楼、车位等)销售总面积542.73万平米,较上年增长13.06%,其中商品住房为452.84万平米43944套,分别较上年增长7.84%、17.93%。 为了更好地深化住宅工程交楼标准样板房管理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实施了新版《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加强商品房销售现场信息披露的规范管理,明确销售现场应公示的资料以及展示的方式。 2011年,该局将组织编印《商品房销售现场信息公示样板参考图集》,推行销售现场标准化,强化预售前销售现场把关检查,最大程度保障购房人知情权等权益,减少购房纠纷。 市场诚信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东莞市已建立信用档案的本市、市外勘察设计企业共100家,施工企业683家,监理企业87家,造价咨询企业22家,招标代理机构87家。市住建局在实名制管理基础上,突出了信用量化动态管理和差异化管理。 去年全年,该局累计对77家勘察设计企业、2家审图机构、484家施工企业、84家监理企业进行了不良行为扣分处理,对其中14家作出“两年内不得入莞承接业务”的处理;全年受理拖欠工人工资案件35宗,涉及金额1500万元;协调合同纠纷案件4宗,涉及金额1732.4万元;案件数量下降70%,涉及金额下降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