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百日整治河道脏乱臭 3年内污水处理率达90%
昨日,清河桥下,排水口里排出的生活污水散发出恶臭,污染物漂浮在河中。 京百日整治河道脏乱臭
整治后每天少排28万吨污水;2015年四环内污水100%收集处理
治脏,是指清理河湖垃圾渣土、打捞水面漂浮物;治乱,是指治理乱建违法建设、乱采砂石、乱倒垃圾渣土、乱排污水、乱捕鱼、乱游泳等违法行为;治臭,是指治理向河湖违法排放污水,开展截污治污,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增加河湖环境用水量,增加河湖流动,改善河湖水质。 根据整治方案,重点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凉水河、清河等河道,通过建设临时应急处理设施、实施截流、优化挖潜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封堵违法排污口等手段,处理一批、截流一批、封堵一批入河污水,治理完成后每天将减少28万吨污水直接入河。 同时,加强现有88座污水处理厂、800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减少污水入河。北京市水务局还将利用生物制剂等技术手段改善河湖水质。 根据方案,9月底完成现有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清理工作;10月底完成应急污水处理工程、污水截流、违法排污口封堵;11月进入总结验收阶段。
意见指出,3年内将完成47座再生水厂、1290公里污水管线、484公里再生水管线建设,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0%,四环以内实现污水100%收集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方面,3年内将完成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实现全市中小河道防洪达标。 此外,3年内还将完成“两渠、十河”绿道建设,包括京密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南护城河、北护城河、凉水河、清河等。
完成凉水河、清河、西土城沟、南护城河等河道31处入河排污口截流。 深度挖潜清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每天增加8万吨处理能力,减少污水直接入清河。 汛后市水务局组织环保、水政、城管等执法部门封堵污水管网覆盖地区清河等河道91个排污户违法排污口。
以河湖水质监测结果、天气预报为依据,对河湖实施精确调度,加强河湖环境用水管理,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洪水泄污蓄清。 利用生物制剂应急改善河道水质,减轻臭味。各区县水务局、市属河湖管理单位储备河道水华防治生物制剂,根据河湖水质监测结果,及时施用生物制剂,改善河湖水质。
现在城乡接合部河道的垃圾渣土“屡清屡倒”,河道两岸和坑塘已经成为非法倾倒垃圾渣土的主要场所,河湖周围洗车店、小饭馆、小作坊随意堆物,侵占河边绿地、巡河道路。部分地区河道仍然存在盗采砂石现象,甚至在偷走砂石后倒入垃圾。在饮用水源区,游泳、钓鱼、使用地笼、电鱼等手段捕鱼现象出现明显反弹。 “特别是在雨污合流地区,遇到大雨,日常累积的大量垃圾随雨水、污水排入河道。在没有污水收集管网的地区,污水更是常年携垃圾直排入河。”金树东坦言,污水直排现象普遍存在。 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规划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全市还有2307个排污口向河道直排污水,其中包括一部分单位和企业产生的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非法直排。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建设超规划预期,污水量持续增加,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污水直排入河或溢流入河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由于老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地区没有实现雨污分流,遇到大雨,雨水与污水混合直接入河。
记者:这次整治的难点在哪里? 张世清(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这次整治的难点包括污水和垃圾。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有些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速度,整治后还可能会反复。而那些雨污合流口,今天疏通清理了,明天可能又淤积了,还会冒出污水。另外,社会上有些小理发馆、洗车店等私接乱排的现象,市水务局可能要花半个月到1个月时间去查污染源,比如近期在奥体中心有个污染口,我们用了半个月时间终于查清是一个洗衣店排放的污水。 河道的环境垃圾也是整治的难点,河道不像公园,有围墙可以封闭管理。河道本身就承担着防洪、供水、景观的作用,欢迎市民到河湖边休闲、健身。但就有些人把生活、建筑垃圾倒入河流和湖泊。 记者:据说有95%的排水户没有排水许可证。这个有办法处理吗? 张世清: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做了水污染专项执法,针对城六区进行排查,针对394个雨水口,发现19个属于私接乱排,还发现了85个冒污水的。目前19个私接乱排的已经整改完成,85个冒污水的也整改完成了50多个。 记者:全市2307个排污口向河道直排污水。既然知道这么多排污口直接排入河流,为什么不去封堵? 张世清:举个例子,有的小区,住着几千户老百姓,但附近没有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管网没有覆盖这栋楼,你说能不能堵(这个排污口)? 记者:这次百日整治有没有区别于以前整治的新措施? 张世清:我们要下决心封堵一部分排污口,当然也要根据情况,确保北京的稳定。封堵的如果是一个小理发馆或洗车店的排污口,那就不要再营业了;如果是一个几千户老百姓的居民小区的排污口,我们会非常慎重。
根据方案提出的验收标准,中心城、新城范围内中小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至50年一遇,重点镇范围内中小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至20年一遇,其他地区中小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 方案要求,河道管理范围内做到基本清洁,无废弃物和吊挂物。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应无明显污迹,无乱贴、乱挂和过时破损标语。广告牌、指示牌、宣传画廊、废物箱、围栏等设施应保持完好清洁。 绿化植物年保存率达到98%以上,无占绿、毁绿现象;草坪、乔木、灌木等植物,无病枝、虫害、枯枝烂头、枝体倾斜等现象。巡河路路面应保持平整、完好,无坑洼、破损,路基无塌陷。 在河道的水面上,方案要求保持基本清洁,每5000平方米水面内漂浮物控制在1平方米以下。此外,河道无未经批准的排水口;无明显臭味,河道水体透明度在0.5米以上;河道行洪范围内无影响行洪的构筑物,两岸管理保护范围内无未经批准的建筑物。
清河再生水厂三期升级工程项目近日竣工,日处理污水能力由15万吨增至18万吨。加上此前已运行的一期、二期,清河再生水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58万吨,接近1/3个昆明湖的水量。 但这仍无法阻挡大量污水直排清河。昨天下午,在999急救中心北侧的清河排污口,污水哗哗地冲入河道,在棕绿色的河里形成一股股黄色的浊流,滚滚恶臭涌上桥头,与此前相比没有明显改善。不少路人掩鼻而过,私家车主也快速关闭了车窗。 在污染最严重的清河中段,从2010年开始,夏季用水高峰期污水来水量为每日60万-70万吨,甚至超过清河再生水厂全满负荷运转下每日58万吨的处理能力。无法被再生水厂接收的污水只能直排入河,一路散发着恶臭流向下游。
水务部门负责人称,清河污水处理厂一期2002年投入使用,处理能力每日20万吨;二期2004年建成,具备同样的处理能力。 此后,清河污水来量很快上升,2007年、2008年夏天污水处理高峰时已满负荷运行。为此,曾增加了每日处理5万吨的临时处理设施。此后,扩建了清河再生水厂(原清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日处理能力15万吨,使清河再生水厂日处理能力提至55万吨。
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水务局工作人员透露,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是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的规划人口数量确定的。根据该规划,清河污水处理厂按处理190万人的生活污水并适度超前确定了建设规模。 “奥运会后,在清河流域,特别是清河周边住宅增加很快,这两年我们再次调查,该区域人口数达290万,远远超过规划中的预计。”水务局工作人员说,人口增加太快、配套却相对滞后,是清河水质不佳的根本原因。“北京的人口提前10年达到了1800万,可污水处理规划还在按原来的城市规划进行,这导致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
目前,按照市政府批复的选址规划方案,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位于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西侧,东至来广营北路,北至清河绿化带,西至现状高压线走廊,占地约36公顷。这块地的原规划用地性质为绿地,拟调整为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但这一选址目前收到了附近一些居民的不同意见,认为占用了本已建成供市民休闲的绿地,此外距离居民区、学校较近。随着清河流域的逐步建成完善,想在新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