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如何描绘文化差异性
编者按:文化与成熟的经济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多样性?我们一直以来讨论并发掘的建筑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来自何处?这些问题都因为过于庞大和抽象而让建筑师群体无从入手,但一些非常有趣的实验和尝试正在为我们的思考提供点滴的新资料。 一个理由认为,欧洲文明之所以统治了全世界,正是因为欧洲人所生活的大陆是不断向东西方向衍生,而不是向南北两极。这一观点来自地理学者Jared Diamond(杰蒙德·戴摩),他于1997年出版了其着名书稿,《枪、细菌和钢铁》。现在,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对这一“大陆轴向理论”的支持。 如果一个大陆的形状就像一条纬度上的细带,那它就有更少的气候分化,这意味着大量植物和动物都依赖于相似的生存环境。这是一个优势,戴摩说,因为这意味着农业创新能够更容易地传播,则文化和新思想也随之散播。作为结论,戴摩预言,相比沿着经度建立的文明栖居地,沿着相似纬度建立的国家或地区有更多的文化同源性。 为了检验这一预言,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以语言的使用持续性作为一个媒介考察文化差异性,并分析了传统的本土语言在今天170个国家的使用比例,以比较他们的地理形态。举例来说,该团队比照了拥有颀长南北轴线的智利和有更宽东西轴线的土耳其。 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国家拥有更长的东西轴线,其本土语言就更不易于被保存。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对应的,但是研究模型显示,蒙古拥有两倍于南北轴线的东西轴线,它的本土语言比安哥拉少了5%,而安哥拉的国土更类似一个粗糙的矩形。同时,秘鲁拥有两倍于东西向轴线的南北轴线,它的本土语言比安哥拉多5%。结论是,作者认为,支持戴摩是因为它展示了东西轴向国家拥有更同源化的文化。 “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关系,是对达曼德理论的一种可视的展示,”政治科学学者David Laitin(大卫·莱廷)说,他领导了这一研究项目。这一结论最近公布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网站上。文化差异性也与其他因素有关联,例如更低的经济增长水平和更高的犯罪可能性,他补充道。 尽管先前的研究展示了古典帝国更愿意在东西向上拓展疆土,而不是南北向,但因为少数大陆,戴摩的观点也被局限。莱廷认为使用语言作为观察文化差异性的媒介是尚有争议的,但是他指出,这是最可量化的途径。 莱廷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工作包括对要素的调控,例如一个国家与赤道之间的距离(历史地说,大量语言存在于近赤道地区),一个国家拥有多少山峦(因为它们能够阻碍语言的传播),一个国家的年龄(新成长的国家能够有更多的语言,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时间统一文化)。 莱廷也不错过轴向因素产生的可视可能性,例如,东西向国家有更多兴趣在国家建设,或许,举例来说,传播政策就是传播着一个国家的语言。当莱廷和他的团队重新分析了新组合的500多个“国家”(他们合并了真实的国家疆土完成这一新组合),结果展示了这一关系依然成立。 Thomas Currie(托马斯·居里),伦敦大学的人类进化生态学的一位科学家,认为他们的研究是通过一种小说式的方式检验戴摩的理论,并以“详尽的工作”控制着一系列可替代的说明解释。“主要结论看起来似乎是有力的。人类历史和文化进化是被以常规生态学的和生物地理学的规则操控着,这一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他说。 但是,有其他学者质疑这一理论,他们认为该研究对于那些南北向的国家给予的关注微乎其微,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关注。对于包罗万象的文化而言,语言并不是一个好的代表载体,John McNeill(约翰·麦克尼尔)说,一位华盛顿DC乔治城大学的历史学者。一些国家的边界和尺度小到其文化多样性可以忽略不计,或者一些国家的国土类似于矩形或者圆形,很难想象它在某一个方向上有一些额外的长度。“不走运的是,没有那么多国家的形态类似于智利,“他说。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