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博园:永定河畔的一颗明珠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下称园博会)企业捐建设计师园签约仪式近日举行,这标志着园博会的筹备、建设工作进入新阶段。记者从园博会办公室了解到,以绿色交响、盛世园林为主题的第九届园博会将于明年4月举行,各项筹办工作正在有序扎实推进。 园博会选址区域占地共267公顷,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经过半,所有重点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港澳台地区),57个城市已经选定展园。中国园林博物馆、主展馆、永定塔三大标志性建筑也将于今年9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昔日荒芜的永定河畔正在发生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变,一座撷取中外园林艺术精华、融汇古今园林文化智慧,相当于两个颐和园面积的园博园即将在这里崛起,为北京西南新添一片绿洲。 永定河畔树木成片 园博会项目所在地是永定河旧河道丰台段的一部分。永定河旧名无定河,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由于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又由于挟沙量居海河水系各河之首,有“小黄河”之称。历史上的永定河曾给北京人带来许多水患,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采用各种措施治理,水患才逐渐减少。 去过永定河在丰台区与门头沟区交界段的人们都知道,那里曾经有很多大沙坑,堆放着大量的建筑垃圾,荒芜一片,环境恶劣。而在这片垃圾填埋场上规划建设园博园,正是本届园博会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园博园将在原来的建筑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生态修复,并规划种植樱桃、月季、紫薇、海棠、石榴、元宝枫、银杏等植物来打造相关主题园区。到时候,一条绿荫覆盖,花团锦簇的京西绿色景观走廊将呈现在世人眼前,这对于恢复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原貌和打造北京西南部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成堆的垃圾早已不见,施工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土地平展,绿地景观正初现雏形。 园林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虽然园博会各项工程还未完工,但部分建筑已经初显风貌。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园博园标志性建筑之一,占地面积6.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园林博物馆,也将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级园林博物馆,将集中展示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园林艺术全貌。 建设在园博园内鹰山之上的永定塔群组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该群组建筑今年4月开工,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永定塔为核心建筑,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永定河历史文化博物馆。永定塔外观为辽金风格的八角九层木塔,塔院为正四边形。其中“九”这个数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数字的寓意相契合。“九”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最大的阳数数字,它代表着无穷、无尽与终极;另外“九”的谐音同“久”,寓意伟大祖国长治久安。建成后,永定塔将成为第九届园博会的重要景观,并为游客提供从高处欣赏园博会的新视角。 占地3.2公顷,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第九届园博会主展馆是园博会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建成后,该馆将主要用于国内外造园艺术展示以及园林绿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各类园林艺术作品、奇石、插花、盆景等的展览。展会期间,这里也将结合展会主题和行业发展需要,成为北京市组织高层论坛、学术研讨、技术与商贸交流、特色文化艺术展示、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的主场地。 按照规划,园博园及其标志性建筑将为首都新增多处展示园林历史、文化、艺术的展览区和博物馆,成为园林行业理念展示的重要场所和现实中的园林文化大百科全书,从而进一步增加首都北京的文化底蕴,突出北京的鲜明特色,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的内涵。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吸引世界各国名城、特别是北京的友好城市前来建园,展示各国文化,体现包容的北京精神。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