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屋:大灰狼来了也吹不垮
20世纪初,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农民将草秆、麦秸压缩成草砖,这种技术传入西欧时,曾引起工程界的注意。但在当时钢筋混凝土强势发展的时代,草屋难有立身之处。现在欧美国家重新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被遗忘的草屋重新在法国崭露头角,它被赋予节能减排等“美德”。
冬暖夏凉,隔音避火 一只小猪盖了一栋草屋,结果被大灰狼一口气就吹垮了。草屋真的如童话故事《三只小猪》里描述的那样不堪一击?法国人可能不这么认为。 至少卡罗琳·勒曼会不屑一顾。这名法国妇女是现代草屋的忠实粉丝。在奥尔良,她的家是一幢两层小楼,外观与周边砖砌的别墅无异。走进大厅,只见北墙上安着“假窗”,透过玻璃能看到黄色的麦秆。 “这小窗名叫‘真相窗’,粉刷墙壁时特意留下来的。如果有人怀疑房子的用材,这就是最好的证据。”卡罗琳说。 像这样的草屋,在法国已超过3000幢,不惟私宅,还有办公楼、学校校舍、企业厂房等。法国是西欧的草屋大国,近年来,这种非主流建筑一跃成为年轻一代自建屋的新选择。 历经近一个世纪,这种人类最早的居所之一又开始复兴。20世纪初,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农民将草秆、麦秸压缩成草砖。这种技术传入西欧时,曾引起工程界的注意。一战后,法国建筑师福耶特设计了一幢草木结构的样板房,但在当时钢筋混凝土强势发展的时代,草屋难有立身之处。 经历过三次石油危机的欧美国家重新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1980年中期,被遗忘的草屋重新在法国崭露头角,它被赋予节能减排等“美德”。 建造原理很简单:在房屋地基上搭一个里外双层的木架,两层间距控制在50-60厘米,将草砖填入中空区域,构成实心墙。墙面抹上混凝土(一种石灰、水泥、黄沙、木屑的混合物),将其和外界隔离起来。 400捆压缩麦秆,两年工期,卡罗琳和丈夫就建成了现在90平方米的小别墅。 “夏天住草屋很舒服。我家外墙用的是松木,内墙是粘土,和麦秆混成一种清新的味道,连苍蝇都退避三舍。”卡罗琳说,“对于草屋的保暖性,我有些怀疑。寒流来之前,我给每个房间配了电暖器,安了温度计。” 卡罗琳是个细心的实验者,经过观察后发现:无论严寒酷暑,室内外的温差始终保持5℃左右。她不仅验证了草屋的冬暖夏凉,还做了隔音测试:“我老公喜欢唱歌,每次他引吭高歌,我马上叫停,怕吵到邻居。不过我悄悄溜到屋外,发现离开房子3米,声音基本没了。” 人们想象中的草屋往往是矮小的,而当另一个市民安东尼·唐布里耶造起135平方米地基、7米高的草木结构房时,立即引来媒体关注。安东尼对草屋的安全性深信不疑:“不少人认为草屋的火灾风险很高,其实是误解。草秆经过高度压缩后,含氧量很少,可燃性已降低,真的烧起来不会爆炸,也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反而混凝土砖屋更危险,因为砖块一旦受热容易断裂,引起房屋坍塌。”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