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再生水应用于城市景观水体

2013-8-27 13:4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2| 评论: 0

简介:   1.城市景观水体与再生水利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实上,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可持续发 ...

  1.城市景观水体与再生水利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实上,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并明显影响城市对外部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在生命世界与生态环境中,水是最活跃、最具动感的环境要素。在城市系统中,洁净之水的供给是城市生命力的基础保障,秀丽景观与水体的构建是良好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缺乏河流与湖泊水体持续滋润的城市,是不可能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也是难以长期生存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渴望清澈长流的河流以及碧波荡漾的湖泊水面,而且期望依山傍水、绿荫常在的居住环境。景观水体的建设和维护相应成为城市基础设施改进与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用于居住环境美化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非饮用性用水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住宅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和城市周边的道路绿化。

  然而,这些新的用水需求往往不在公共供水系统的原有服务区域内或供水能力之内,其结果是,要么费用高,要么缺乏水源。景观水体的水源与水质问题已经明显凸现出来,尤其是缺水城市。因此,有必要发展再生水,使其成为满足这些新需求的重要途径。

  将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环境,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1)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讲,这是一条经济、合理的途径,体现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恢复与循环流动,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

  (2)从使用功能的角度讲,可以满足缺水城市对于娱乐性水环境的需要,还可以将景观河道作为输水渠道,提供沿途的城市绿化用水、城市杂用和其他可能的工农业用户的水源,节省了长距离双管路的投资;

  (3)从水源调节角度讲,可以通过娱乐性蓄水池调蓄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满足干旱期的用水需求,同时通过改善水的流动、蒸发、移动、降水与渗透状态,间接改善缺水城市的水源涵养条件,从而达到改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水生态循环的目的。

  因此,将城市再生水作为城市景观水体的水源,不仅可以明显缓解城市的缺水问题,而且可以满足城市对于娱乐性水环境的需求,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污水再生利用途径。

  2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的案例

  随着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水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十五”期间,先后在一些城市建成了一系列的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的示范工程,包括天津、泰安、西安、合肥和石家庄等城市。这些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始对流经城区的被污染的河道和湖泊进行整治,经过污水截流、河道清淤、堤岸砌石等治理工程之后,往往原有河道、湖泊因城市周边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匮乏而变成了无水河。为改变这一局面,这些城市开始尝试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一步处理后作为这些干涸或半干涸景观河道、湖泊的补给水,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这些工程对我国再生水用于景观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分别介绍几个城市的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景观水体工程。

  2.1天津

  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1999年8月,国务院明确了对天津市的城市定位。天津市要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发展、经济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会有较大的增长。

  然而,天津是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6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六分之一,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十分之一,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属重度缺水地区。

  为解决天津市缺水问题,曾经数次从上游水库调水。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后,缺水的局面暂时得到缓解,但引滦供水能力有限,供水保证率较低,1997-2000年连续干旱,引滦源头潘家口水库蓄水降至死库容以下,于2000年不得不再次引黄济津。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水源生产再生水,用于补充生态居住区的景观水体、公建与住宅的冲厕、居住区杂用水、喷洒道路、园林绿化、工业区冶金、化工、造纸、电子等60余家工厂企业的冷却水和工艺用水。目前补充生态居住区的景观水体工程已经运行,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7月,大约20000m3 的再生水补充到人工湖体中,为周围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受到居民和专家一致的认可。

  同时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将部分回用于市内的卫津河,以补充该水体的蒸发损失。鉴于这些回用项目的成功,天津市在近期还将实施双林再生水回用工程(2万立方米/天)、北仓再生水回用工程(2万立方米/天)及东郊再生水回用工程(2.5万立方米/天),这些回用项目均考虑了一定的景观环境回用,预计项目完全实施后,天津的景观水体将可有较大的改善,可以改变目前市内卫津河等河道的缺水状况[1]。

  2.2石家庄

  “民心河”工程是石家庄市的重点工程,它是一条半人工性河道,自1997年9月动工至1999年9月建成,建设环城人工河道56.9公里,两岸新(改)建公园、游园22座,形成水面面积250公顷,新增高标准绿化带面积140余万平方米……这些,对于一个长期受高温干旱困扰的内陆城市而言,无疑起到了弥补天然不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作用。

  “民心河”引岗南、黄壁庄水库之水经石津渠入市,年计划引水量达3058万m3,用水库的蓄水作为河道的补给水。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使城市需水量快速上升,受水资源地区性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和近年来多发的干旱自然灾害以及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等因素的影响,河北省至2001年底,总缺水量已超过70亿m3,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资源性缺水已达极点,使"民心河"面临缺水的境地。作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的石家庄市,提出将桥西污水厂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作为河道的景观用水的设想。

  石家庄市桥西再生水厂始建于2001年8月,2002年5月完成主要设备安装和调试。本工程主要设备提供商为法国Deliman公司。整个工程靠近桥西污水处理厂,占地11公顷,本工程的原水就来自桥西污水处理厂。多年来,桥西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较好地起到了控制水体污染、净化美化环境,保护下游水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作用。

  桥西再生水厂生产的再生水主要用于民心河的补充和沿河公园用水。数据表明,再生水生产量一般为30,000立方米/天,最大水量为100,000 m3/d。此外,桥西再生水厂和环卫局签订用水协议,该局可以用水车取水,用于道路喷洒和清洗汽车,这一用水量为200-300m3/d。

  目前,6公里长的再生水输送管道已经敷设完成,可将再生水输送至民心河西端。预期2005年,另外一条再生水管道也将敷设完成,届时,可以通过两个输水口向民心河输送再生水。

  2.3合肥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丘陵,毗邻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从地理位置来看,不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但由于巢湖水污染严重,加之合肥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合肥是一个水质性缺水城市。因此合肥市政府推广分类用水、节约优质水资源,是污水再生利用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合肥目前日污水排放量约50多万m3,已建成的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规模30万m3/d,运行平稳,污水再生利用的水源可靠、保证率高,为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奠定了基础。

  2002年合肥市开始着手编写再生水规划纲要并于同年获得批准,规划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各大型居住区、工业区、集中公园绿地及水体为再生利用目标,确定以工业循环水、居民生活杂用水、园林绿化浇灌水以及景观用水为主要对象。根据对各种用户的需水量预测,至2005年污水再生利用量为10万m3/d,至2010年污水再生利用量将达到26万m3/d,将有效改善合肥市的水环境,缓解供用水矛盾,优化水源配置。

  合肥市的自来水使用量为70万m3/d,目前有王小郢、朱砖井、望塘3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43.5万m3/d,污水处理率已达60%以上。合肥市再生水回用一期工程于2001开工建设,铺设中水管道7.5公里。总规模为20万m3/d,一期规模10万m3/d,采用"混凝-过滤-消毒"工艺,一期工程总投资约8500万元,出水主要用于包河、银河、雨花塘、黑池坝补充水。2004年9月27日,中水顺利通向包河、银河、雨花塘等环城景区,改善了城区河道总体污染状况,增加城市整体环境效益。目前,合肥的雨花一塘、雨花二塘、雨花三塘以及包河、银河均已完成中水更换。据有关部门介绍,稍后整个环城水系的整体中水更换将从包河分为两条线进行,一条为包河到雨花塘,再到琥珀潭,经黑池坝到杏花公园;另一条从包河直接铺设管道到逍遥津公园。

  今后合肥市的再生水回用项目将逐步承担起该市20%的水源需要。根据计划,合肥的再生水回用工程将分东、西线发挥作用:东线主要满足合钢、合化工业用水的需要;西线主要是向环城河等景区提供景观用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