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网友逐个盘点国外城市下水道 巴黎下水道可参观

2013-8-27 13:4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5| 评论: 0

简介:人在上头,水在下头    人在下头,水已流走   近期,国内不少城市的排水系统都在经受着大雨的考验。许多网友翻出资料,开始逐一盘点国外大城市的排水管系统。它们到底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与学习呢?   ...


人在上头,水在下头

  人在下头,水已流走

  近期,国内不少城市的排水系统都在经受着大雨的考验。许多网友翻出资料,开始逐一盘点国外大城市的排水管系统。它们到底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与学习呢?

  最有名:巴黎 世上唯一的下水道博物馆

  近代下水道的雏形脱胎于法国巴黎。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有十多万人来参观学习。

  巴黎的下水道处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地上没有一点脏物,不会闻到一丁点儿腥臭味。而且,下水道宽敞得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

  最宏大:东京 地下河深达60米

  日本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

  最紧俏:悉尼 探险机会供不应求

  下水道漆黑、难闻,被埋在大城市街道下。但澳大利亚悉尼颇具历史意义的下水道系统,却成为最吸引旅客的景点之一。为了申请到“去悉尼城下观光下水道”,一些人不惜送上巧克力和鲜花等来“行贿”,好让自己早些成行。下水道参观每6个月一次,每次仅接待180名游客,不过,申请人数通常都有4000多人。

  供人参观的这一排水系统约建于1790年,最初的作用是为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提供干净水源。到了19世纪20年代,这一石制的输水管道被用作下水道。而今天,它仅用于将暴风雨导致的城市积水排入悉尼港。

  尽管“下水道之旅”很受欢迎,但每年仅能举办两次,因为参观前的准备措施很繁杂:工人必须事先要清洁下水道,去除附着的细菌,并向其中注入空气。

  最警醒:伦敦 下水道让瘟疫终结

  如果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出了问题,那么不仅是水浸街、水淹车的问题,还有可能导致流行病肆虐,这就是当年伦敦的下水道系统落后所带来的警示。

  伦敦如今使用的下水道系统建于150多年前,与1859年正式动工,1865年完工,实际长度达到2000公里。工程完成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不少人担心地下被挖空的伦敦会不会坍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部门特地研制了新型高强度水泥,用这种水泥制造了3.8亿块混凝土砖,构成了坚固的下水道。

  最古老:罗马 2500年后仍在使用

  说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须从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

  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统,将暴雨造成的洪流从罗马城排出。渠道系统中最大的一条截面为3.3米×4米,从古罗马城广场通往台伯河。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