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新词上两会 新风扑面来

2013-8-27 13:3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77| 评论: 0

简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月12日,在春节团拜会上,温总理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暖人心,引发海内外热议。 尊严 ...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月12日,在春节团拜会上,温总理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暖人心,引发海内外热议。

尊严


建设公共租屋让大学毕业生住得有尊严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公共租屋在每一个城市都要有一定的比例,使大学毕业生能够租到房子,体面尊严地生活。”
  “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给他一个大小合适的房子,而不强求90平方米或100平方米。住四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就没有尊严了吗?我觉得住四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就挺有尊严的。”黄孟复表示。

有尊严的居住并非难事
“市民的房我来建,最低我能做到每平方米1100元。”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浩说。
尽管自己不是房地产开发商,但李兴浩对于解决企业员工的住房问题,是很有办法的。“只要工作满两年的工人,公司都会分给他们一间单身宿舍。宿舍有独立的厨房和独立的洗手间,每个月就收一点管理费。”李兴浩说。现在,他的公司已经解决了1万多名工人的住房问题。尽管李兴浩不是房地产开发商,但从他曾经施行的方案来看,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住房问题,让民众有尊严的居住,并非难事。

蚁族
“蚁族”是近期流行的新词。它泛指长期生活在大城市,没有固定居所,为实现梦想打拼的人。

回农村务农不太现实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表示:“蚁族”还是蛮乐观的。他们在寻找着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机会。要他们直接回农村务农,恐怕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在农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农村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应当加快中小城镇的建设速度,为年轻人在中小城镇创业和就业提供便利。

根本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魏群表示,“蚁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魏群坦言:“‘蚁族’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政府真的要想一些实实在在的办法。要不然的话,这一部分人可能越来越多。”魏群认为,大学生可以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可以去西部支边支教。

关注“蚁族”的住房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长姜大明表示,中央所确定的关于扶持就业的政策,我们会在省内全面落实。山东省目前在抓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加强大学生职业学校建设,使大学生的就业技能进一步增强。姜大明说,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做,其中的一件就是抓好公共租赁房建设。大学生毕业后,让他们马上买房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建设公共租赁房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另外,公共租赁房的租金要定低一点。

不值得大惊小怪
“如果在城市化进程中,某种现象只是短期、局部存在的,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导葛剑雄表示。当媒体都在热议“蚁族”时,葛剑雄委员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符合“蚁族”标准的到底有多少人?他认为,如果这只是个别现象,就不必大惊小怪。
葛剑雄说,有些人有能力买房,租房只是为了省钱。另外,学历也是一个问题,即便是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不一定都是高材生。“现在的信息都来自一些报道,并没有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葛剑雄说。他建议加强调查分析,特别是加强量化抽样分析。

蜗居
“不管你再怎么追,赚钱的速度永远也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电视剧《蜗居》中的经典台词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居高不下的房价让都市无房族感到困惑与无奈。


不是房价高,而是地价高
  全国政协委员王庭大认为,房价高的主要原因是地价高。同时,不少富裕家庭将购房当成投资,进而抬高了房价。此外,房地产开发商赚取的利润也相当高。他认为,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都要让利于民。给商品房定价要有规矩,不能让开发商随意定价。应该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从而更好地解决城市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居住问题。

香港的年轻人也只能蜗居
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表示,香港的多数年轻人也买不起房,只能蜗居。据她介绍,香港本地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工作5年,还是买不起房的。在香港,没有房子的年轻人喜欢以“无壳蜗牛”来自称。范徐丽泰对这个称呼的印象很深,因为她觉得“蜗牛没有了自己的壳子很难过”。她还注意到,为了抑制房价,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相比之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还没有像中央政府这样积极地想办法”。

我也曾蜗居棚户区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长张效廉在谈及哈尔滨的房价和棚户区改造时,讲起了自己的蜗居经历。张效廉说,他住过林区的板夹泥房子,那种房子比现在棚户区里的房子更简陋。他上中学时住的是标准的棚户区。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下决心,有朝一日自己能作决策时,要给人民群众盖好房子。张效廉说,电视剧《蜗居》里面的一些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这使他觉得自己有愧于人民。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今年首次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如今,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多达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城市情结,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文化程度高。他们想留在城市,却面临着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难题。


近六成农民工不打算返乡
全国政协委员郗杰英表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四川等农民工输出大省进行过问卷调查,近六成农民工不打算返回家乡,而是准备在打工城市买房,做新市民。

农民工市民化
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已迫在眉睫。
李昌平说,留住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他认为,农民工难以得到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并不是钱的问题。应当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标准,消除户籍背后的福利差异。

忽略农民工问题就是忽略中国国情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谈到农民工子弟入学难时说:“孩子是不能等的,他们一天一天地长大,教育是不能等的。”
敬一丹一直关注农民工。“忽略农民工问题,就是忽略当今中国的国情。现在人们在道德上、感情上对农民工子弟的关注并不少,但是还应有更多制度上的保障。”敬一丹说。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在参加共青团、青联界别小组讨论时说,在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中,青年占大多数,而其中的大部分又是青年农民工。据统计,9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违章、违规甚至违法造成的。孙华山认为,这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知识缺乏有直接关系。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弱,所以相对来说容易发生事故。”孙华山说。

让农民工在城市落户
有了住房,并不意味着会在城市扎根。农业人口要转变成城镇居民,还需要更多的配套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宋晨光大胆提议,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把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落户城市当成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工二代”已经壮大。他们很多在城市里有稳定的工作,但是无法落户,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如果放宽户籍限制,让他们落户,他们就会在城市扎根,不会再返回农村。”宋晨光说。

低碳
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碳风”频频刮起。温家宝总理对低碳经济作了重要阐述,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递交了与低碳有关的议案和提案。


发展低碳产业不能一哄而上
全国政协委员黄少良表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低碳产业应处理好“一抓”与“三防”的关系。“一抓”就是抓低碳经济建设;“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乱上项目,防浪费。
  黄少良认为,应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建议国务院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加强价格、碳税、市场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制定并出台包括产业导入、土地使用配套、资金配套等方面的政策,加大低碳经济类人才培训力度。各级政府应组织代表、委员视察新上马的低碳项目,并在每年两会上向代表、委员通报低碳经济运行情况、低碳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以及低碳经济对人民幸福度的贡献率等。

让低碳建筑成为城市新地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城市将高楼作为城市的新地标,可在短期内为城市增色,但我们不能狭隘地以高楼为指标,低碳建筑应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城市管理者应该接受新的城建理念,多考虑建造一些具有社会发展意义的建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说低碳的人很多,但真正低碳工作、低碳生活的人很少。与其建摩天大楼,不如身体力行,尽早低碳出行。”贺强建议。

中小城市更要发展低碳经济
“当前,低碳经济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工业化起步较晚的中小城市正面临着绿色崛起的新机遇,应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产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林峰海表示。

用工荒
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用工荒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又与农民工待遇问题有很大关系。


用工荒现象会存在一段时间
“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经济是在不断发展的,用工量必然增加;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得很快,分流了不少劳动力,用工荒出现。现在珠三角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但这需要时间,所以我觉得用工荒现象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用工企业,还是输入地政府都应当有所准备。希望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前去就业。”张全收代表说。

用工荒是好事
“用工荒是一件大好事,说明经济在回升,出口在增加,整个国家经济也在好转。”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指出。
“农民工的收入不能总保持在800元~1000元的水平吧?社会发展了,农民工的工资也应该提高。”刘永好表示。企业招不到人,那是因为企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不够。这要求企业必须在福利待遇、住房、交通等方面更加关心农民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幸福
幸福与尊严体现着生存的价值。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住房、医疗、反腐、民主法治等无不与民众的幸福、尊严有关。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温家宝总理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两个小时,万言文章,精彩话语纷呈。在讲述了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之后,温家宝提出上述“四个更加”。在两个小时的报告过程中,这句话赢得了全场代表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

国家要理解农民工群体对幸福和尊严的渴望
近几年,全社会对农民工生活的关注不可谓不多,但大多数人的关注点还是提高工资。全国人大代表王鸿举表示,还要关注这一群体的幸福和尊严。
王鸿举说,农民工群体对幸福和尊严的渴望,归根结底是对平等的渴望。作为城市的建造者,他们的劳动推动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同公务员。说白了,要关注农民工的幸福和尊严,就是要保障他们作为公民所拥有的每一项权利。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