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景观托起城市
省委书记吉炳轩强调,要通过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文明城市,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年来,黑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核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三优”文明城市建设硕果飘香。 深秋的黑河,依然是满街美景夺眼来,文明之花处处开。我市创建“三优”文明城市考察团的同志一走进黑河,都情不自禁地盛赞黑河真的是风景如画。 风格迥然的楼群,干净整洁的街道,景色优美的公园,流光溢彩的城市……随着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我们无不惊诧于黑河的美丽。“小城不大,风景如画”,这是黑河人对自己城市自豪的夸奖,也是外地人对黑河的评价。而这都得益于对城建的精心设计。黑河市依江而建,滨水资源丰厚,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滨水城市建设的要求,倾力打造具有个性美感和亲和力的滨水园林城市。 黑河城,大了;亮了;绿了!在黑河,记者解读这座城。从中,读出黑河人的一股劲:小城黑河,得天独厚。中俄界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既是边关,也是滨城,而改革开放,又为它注入了商埠、特区的元素。黑河在已拥有的这四个不可多得的元素中,就城市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元素是滨水。黑河的城市建设,正是抓住了这个最重要的元素。看看黑河的规划,“以水为魂,以岸为骨,以岛展魅,以绿显韵,以景托城。”这规划的本身,字里行间就透出一种愉悦的美感,展示出别样的风情。 齐齐哈尔市考察团参观了黑河市创建“三优”文明城市成果,现场考察了棚户区改造、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和大黑河岛天然生态植物园建设等,都有许多感受和启发。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黑河市“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力度很大,工作成效很大,市容市貌变化也很大。其实,这是黑河规划先行,立足城市定位,打造魅力边城的结果。黑河是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坐落于美丽的黑龙江畔,依江而建,因江得名,与俄阿州首府布市隔江相望,从空中俯瞰,一衣带水,宛如一个城市,如同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距离最近的对应城市。近年,黑河城市规划把握黑河区位特点,立足“把黑河市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和中国北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欧亚文化相融合的滨水生态园林型的现代化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名片,努力把黑河作为“中俄之窗、欧亚之门”来谋划发展,全面打造一个具有异国风情、个性突出,生活环境和谐优美的魅力边城,逐渐实现“两国一城”的城市建设构想。他们邀请清华、同济、北京大学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对规划进行会诊编修,注重突出地域和产业特色,既强调功能布局、实际实用,又体现地域风貌、亮丽美观;把城市定位在山水特色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现代品位城市、开放魅力城市的国际性口岸城市上;突出宜居性、生态性、地域性和开放性,重点实施滨水路、滨水桥、滨水绿、滨水亮、滨水建筑、滨水公园、滨水景观、滨水文化建设;按照城市规划布局来进行棚户区改造和老城区治理,建成了大黑岛天然生态植物园、龙滨公园、江天广场、北岸广场等一大批项目。他们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有效途径,实行市场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群众化管理的办法,努力做到社会秩序井然,城市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打造了口岸城市的良好形象。 黑河在培育城市建筑风格的同时,致力于全面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影响,塑造良好的边境口岸城市形象。通过规划建设黑龙江沿江公园、改造王肃街南侧沿江建筑立面,已逐渐形成了沿江看黑河的独特风景带;通过围绕“景点绿化上品位、公共绿地上规模、庭院绿化上水平、街道绿化上档次”规划原则而实施“城市绿化年”以及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滨水生态园林型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发展建设目标得以进一步推进;通过规划建设城市中央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打造了城市亮点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通过对城市主要街路建筑立面进行整饰,对老城区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改造,对城市广告牌匾统一进行规范性规划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建筑风格更加彰显、建筑特色更加浓郁、城市建设品位逐渐提升。 设计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城市风貌规划为黑河确定了生态目标、美学目标、宜居目标,并回答了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比如,在建筑高度控制上,要塑造好从不同角度看城市的远景形象,控制好不同区域的建筑高度。城市远景形象是由个体建筑的形体和建筑高度控制的,最终形成了城市天际线。此外,城市风貌规划还对城市风格、城市色彩、城市节点、城市观览系统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之,黑河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形象具体、操作性强的建设规范。这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只有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风貌规划的共同指导下,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加适宜人居,更加美好。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