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景观设计 查看内容

浅析儿童公园绿化设计

2013-8-27 12: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02| 评论: 0

简介:  一.相观概念   (一)儿童公园   (1) 儿童公园定义   儿童公园一般指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它是强调互动乐趣的功能性园林,也是互动园林的代表.同时儿童公园也强调了使用主体的特殊性 ...

  一.相观概念
  (一)儿童公园
  (1) 儿童公园定义
  儿童公园一般指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它是强调互动乐趣的功能性园林,也是互动园林的代表.同时儿童公园也强调了使用主体的特殊性,一般作为儿童成长活动的重要社会场所.

  (2)儿童公园服务对象
  儿童作为一个民族和城市真正的未来和希望.是所有成年人和长辈关心的对象.更是一个家庭的呵护对象.

  儿童公园是以少年儿童为活动服务对象的公园和游乐场所,也是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和休闲提供乐趣的公共场所.

  (3)儿童公园设计要点
  1.儿童公园的选址用地应选择通风好,日照佳,排水畅,交通安全的地区
  2.儿童公园的用地规划绿地应占60%以上,具有良好的活动环境
  3.儿童公园的地形.水体应体现美观.安全的原则
  4.园内的活动项目应注意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安全性
  5.种植设计应模拟自然景观,创造身临其境的森林环境,可适当设置植物角.有毒,有刺,有刺激性,有异味,绐人体带来危害的植物不可以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二)儿童心理
  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儿童时期内开始发展,所以人的儿童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此外,儿童期对社会和家庭也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来说.儿童期是接收文化的时期.文化的传递很大程度上是靠儿童期的功用;对家庭来说,儿童的重要地位在于巩固家庭的团结力,增进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家庭成员间的同情心,牺牲精神等均可因此得到格外的发展和培养.

  (三)植物配置
  (1)配置艺术通则
  园林植物在一定的空间内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形体,并与周围环境表现出既定的氛围从而营造美感.表现其共同组合的规律,称作通则.

  A:重点突出:配置中采用纯林,孤立树,运用对比,村托,框景等手法突出重点
  B:层次渗透;利用植物高低,色泽的深浅以及线条的划分来创造层次,并串联起整个景区的植物配置,形成意境
  C:空间分隔:运用园林植物形成绿篱,树林,树群,草坪等分隔景区空间.使人如入画中.获得各种感受.

  (2)配置形式
  园林植物主要配置形式有:孤立树,树丛,树群,树林,列植树,散植,背景树,绿篱,整形植物,花坛,花境,草坪,地被,垂直绿化,水边及水生植物,岩生等.通过配置形式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园林景观及空间.

  二.儿童公园绿化设计
  (一)儿童公园绿化设计要求
  孩子们喜欢绚烂的颜色.在属于孩子的园林当中,种植开花.结果的植物和缤纷的秋色叶植物能够充分吸引孩子并且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儿童乐园的绿化设计应当有其鲜明的特色.

  儿童公园的绿化面积,—般要求不少于公园用地总面积的50%.此外.道路广场占10%左右.建筑和各种活动设施占4%.公园的周围宜设绿化防护带,以免尘沙侵袭和城市噪音干扰.各活动区之间,特别是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的活动地段.要用植物隔开.栽种的树木花草.力求品种多样,避免带剌,有毒的品种.

  (二)儿童公园绿化设计有关规定
  (1)《公园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游人活动范围内宜选用大规格苗木;
  ·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
  ·不应选用在游人正常活动范围内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形状呈尖硬剑,刺状以及有浆果或分泌物坠地的种类;
  ·不宜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种类;
  ·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米。

  (2)儿童游戏场的植物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
  ·活动范围内的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米;
  ·儿童乐园要求有优美清洁的绿化环境和园林艺术的景现.

  (三)绿化世计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刚
  绿化设计中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合理规划绿地,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高效节能措施.保留利用好原有的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

  (2)人性原则
  孩子们在活动嬉戏的同时,是开放的,面向自然的,尤其像绿篱植物迷宫等与活动内容有关的植物材料,直接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他们在绿地中进行活动,交流和休闲.能感受到园林绿化创造充满生活气息.贴近自然的优良环境氛围.当然,此时植物的选择和配植都要适合儿童的尺度和心理,引起儿童的兴趣,而且不能选择有利,有毒,具刺激性的植物,尽量合理配植,再造一个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富于人情味的自然.

  (3)生态原则
  利用植物材料作为游戏设施.景观小品,铺装,坐凳等的背景,创造“林荫型”的立体化绿化景观模式,如游戏场内应布置一定的遮荫区,供夏日活动,利用墙壁,假山等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的生硬线条;利用绿篱分隔空间.可降低噪音等.

  (4)艺术原则
  绿化设计时,选配植物,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和习性等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幅活的动态画卷。如上海地区常见的配植形式有“雪松+广玉兰,紫薇十紫荆+黄馨,鸢尾十麦冬”,春季可欣赏紫荆,黄馨和鸢尾,夏季可观赏广玉兰,紫薇之花,秋季观麦冬花果,紫荆等果实,冬季可欣赏常绿植物雪松、广玉兰的树形.

  (四)植物材料的选择
  儿童公园在栽植中一般选择春夏观花,秋季观果,冬季观枝的四季景观.同时在树形,花色,叶色,习性等方面满足儿童利用的特征,最好是具有满足触觉,味觉,视觉,嗅觉的植物材料.突出表现植物景观的同时,增加体验.感受,认识自然的机会.寓教于学.

  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应选用叶,花,果形状奇特,色彩鲜艳,能引起儿童注意力的花草树木,如紫玉,红花木莲等.
  2.乔木应选高大浓荫的树种.分枝点不宜低于1.8米,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树种,以不影响儿童游戏活动为宗旨.
  3.忌用有毒植物如夹竹桃等;有刺植物如蔷薇等;有刺激性或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如漆树等: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如钻天杨等.

  (五)儿童公园绿化常用配置形式
  儿童好奇,好探险.有的时候可以在某些地段密植树丛,在光线上给人黑暗,危险的感觉,其实没有危险,对较大的儿童具有吸引力.大多可以吸引他们去探险,从而带来了游玩的刺激性.这有助于儿童去接触大自然的质感,对成长有利.儿童公园中常用的植物配置形式如下:
  1.布置密林和草坪两种活动空间.在密林中.创造逼真的森林景观.搭建森林小屋.游憩设施,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草地上.少种乔木和灌木.创造一个开敞性娱乐空间。
  2.布置花坛,花境.道路两侧设置花带,花坛,花境等装饰性小景,用花草的色彩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3.规划一个植物角.通过各种叶形.叶色.花形.花色,果实,树形丰富孩子们的植物知识,培养他们树立热爱树木,保护树木花草的意识.

  (六)设计实例——萧山少儿公园
  (1)绿化设计目标
  营造一个符合儿童身心及成长需要的,富有吸引力和活动可能性的绿色空间.

  (2)绿化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在设计萧山少儿公园绿化时,充分考虑公园基地内兼有山地,平地之趣.基地地势南高北低.平地约占总面积1/3.利用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同时.充分考察基地内的现状树木.尽可能保留现有大树如香樟,广玉兰,水杉,竹林,桃花等(或就地保留或近距离移植).
  2.人性原则:
  公园的植物种植设计以人为本,既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活动需要.又具有生态,美化,优化环境的综合功能,以绿意生态的山水植被,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人文的意趣.
  3.生态原则:
  郁郁葱葱的树木为整个公园的起伏地形增添了色彩。行道树树种选用朴树.周边围合的绿化树种选用香樟,香柚,银杏,泡桐,榉树,三角枫,水杉等高大乔木,不求名贵而求与基地山林协调,形成时而开阔时而郁闭的密林.滨水中盛开着摇曳的水生植物如黄菖蒲,千屈菜等,使人心旷神怡.乔灌草的有机结合,起到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创造出生态和谐的优美景观.
  4.艺术原则:
  公园有山地和平地两部分,为了保证公园的整体性.设计从空间上把绿化分为周边围合的绿化景观,中间相对开阔的特色景区绿化空间以及极地海洋馆边的滨水空间,在空间构型上.形成了一个向心的独特空间,绿色植物柔化了园中的建筑,使得整个公园浑然一体.

  (3)植物品种选择
  在植物选择上,以春夏观花,秋季观果,冬季观枝为原则.突出表现植物特色,为儿童体验,盛受自然提供条件.

  三.结语
  儿童公园是城市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类互动性绿地,它的存在形式不同于单纯的风景型园林绿地.它吸引儿童甚至成人的主动交流与自发参与,也因此而成为儿童成长中的特殊空间和社会交流中的重要一环.儿童公园中绿化的设计要注重创造探索性,创造性,知识性,展示性等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其中既寻到快乐又增长见识增加学问.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