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规划设计 查看内容

四川宜宾:构建紧凑型组团式城市

2013-8-27 11:5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96| 评论: 0

简介:  四川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两岸,山川河流分隔的地形地势特点,把宜宾市中心城区分隔成了旧城区、江北、南岸三大板块。宜宾结合实际,打破环形发展思维,推进组团式发展,城市西拓东进,企业退城入园,探索出 ...

  四川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两岸,山川河流分隔的地形地势特点,把宜宾市中心城区分隔成了旧城区、江北、南岸三大板块。宜宾结合实际,打破“环形”发展思维,推进“组团”式发展,城市“西拓东进”,企业“退城入园”,探索出具有宜宾特色的“两化”互动模式。

  城市“西拓东进”

  近日宜宾市住建局编制了《宜宾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该规划一方面旨在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另一方面重点围绕近期建设项目的空间落实,强化其实效性,逐步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根据规划,宜宾将以三江口为核心,以金沙江及长江两岸发展为主轴,岷江北延为辅轴,最终形成“东进、西拓、北延”的近期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目前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围绕主轴建设重点功能区,强调紧凑发展,以西拓东进为重点,以北延为次重点。

  在各组团建成区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宜宾临港区建设,加快南溪城区建设,加速建设李庄、罗龙工业集中区,盘活南岸三江口片区,加快推进西区二期,启动赵场起步区开发。重点建设五粮液产业园区、志城港、临港经济区、铁北工业区、南岸东区三江口片区、南岸西区二期(含大地坡)、赵场起步区及宜宾快速铁路站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宜宾城市发展的骨架,促进城市生长。

  今年7月26日,宜宾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情况报告。目前规划编制单位根据第二次征求意见和省建设厅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主要内容涉及城市性质、中心城区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城市空间结构即用地布局等。修编成果根据宜宾市自然的山水条件,采取以三江口地区为中心,以长江、岷江、金沙江、催科山、七星山等自然山水、森林公园和农田为组团隔离绿地,加快交通连接,形成“一中心八组团”的紧凑型组团式城市。

  中心城区职能定位为: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白酒生产基地,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川南及川滇黔结合部地区以现代物流、商贸为核心功能的公共服务中心;川南及川滇黔结合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以食品加工、能源、机械加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制造业基地;全市行政管理中心。修编成果拟定的城市规模,到2020年全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2万人。

  企业“退城入园”

  宜宾结合实际,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港城园”一体化发展,探索出宜宾丝丽雅集团、宜宾纸业、天工机械等企业“退城入园”园城联动的模式。

  在发展过程中,宜宾按照“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集约节约、突出特色”的原则,搞好城市总规划,实施科技引领互动发展。不断优化布局,实行一园一主业,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产业园区布局遵守经济发展规律,打造特色园区,为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同时增强城镇化集聚产业的功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新型城镇化,发挥城镇化集聚生产要素、加速工业化发展的功能,以实现“以业兴城,以城兴业” .

  对于未来发展,宜宾已明确“产业宜宾、畅通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的思路。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认为,宜宾的“四个宜宾”发展思路与“两化”互动基本一致,“产业宜宾”,即以工业为主导做大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畅通宜宾”,即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生态宜宾”,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人居宜宾”,即抓好大城市建设工作,搞好规划促进新型城镇化。

  宜宾是四川的工业重镇之一,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大企业大集团在宜宾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工业强市”效果显着。2010年,宜宾市的工业化率达54.8%,位居全省前列。“十一五”期间,宜宾成为全省新增的两个大城市之一,跻身全省6个大城市之列,城镇化率以每年两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连续3年居川南五市首位。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