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规划设计 查看内容

西安常宁86平方公里田园描绘低碳新城

2013-8-27 11:4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226| 评论: 0

简介:  为了促进常宁组团及周边区域发展,统筹协调西安南部区域,体现西安作为华夏故都、山水之城的城市气质,经过精心编制的《常宁新城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在近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    ...

  为了促进常宁组团及周边区域发展,统筹协调西安南部区域,体现西安作为“华夏故都、山水之城”的城市气质,经过精心编制的《常宁新城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在近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

  范围:86平方公里

  规划对新城的四极做出了界定:东至少陵塬的塬坡顶,北段将牛头寺、杜公祠、杨虎城将军陵纳入规划区,南端将兴教寺纳入规划区;西至西沣公路;南至750千伏高压走廊、铁路南环线;北至潏河北岸。

  新城规划总体控制范围8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为37.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2万。

  按照期限,规划分为近期规划(2011年至2015年)和远期规划(2016年到2030年)两个板块。采取近远结合、滚动开发的模式,近期建设主要包括原常宁组团片区、西安美院校区及西汤公路周边区域;远期建设滚动开发整个片区剩余区域。

  目标:打造低碳新城

  未来的常宁新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新城规划宣告了自己的宏伟目标:凭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新城将挖掘区域文化底蕴,凸显地域特色,打造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强劲、人文特色鲜明的低碳新城。

  同时,常宁新城有着明确的规划定位和职能:以高端科技研发产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以保护和发扬古长安城南人居文化及宗教文化的传统文化展示区。西安南部凸显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明与宜居宜业环境相融合的现代山水田园新城。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新城规划坚守了四大原则:坚持保护自然环境为主,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坚持土地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脉。

  发展:布局四大产业

  依照规划,常宁新城未来的发展明确定位于四大产业。

  一是高端科技研发产业。包括航天配套产业、电子通信产业、户外产品研发。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影视传媒,游戏动漫,艺术采风。

  三是休闲旅游产业。包括宗教旅游展示、户外旅游服务、传统文化体验。

  四是现代服务业。包括服务大都市居民休闲需求,结合河流水系形成商务、休闲娱乐等服务业。

  结构:三带三区四轴六组团

  根据规划区现状及未来发展,新城将形成“三带三区四轴六组团”的规划结构。

  “三带”是指沿潏河、滈河-洨河、见子河形成的河湖湿地生态景观带。“三区”包括神禾塬以北的樊川文化区、滈河-洨河以北的生态居住区、滈河-洨河以南的御宿川滨水旅游生态区。“四轴”指沿西沣公路、子午大道、长安大道及西汤公路形成的城市发展轴。“六组团”是神禾塬的常宁高端研发组团、西汤路周边的航天配套产业组团、杜曲人文旅游组团、西沣路东侧的电子研发配套组团、洨河南侧的滨水居住组团、子午大道两侧的旅游服务组团。

  此外,整个规划区域共形成十五个功能片区,主要包括高端研发基地片区、田园都市示范区、大秦岭旅游服务基地、神禾塬高尚住宅区、航天科技产业配套区、中兴产业园配套区等。

  交通:外围将设西安南站

  对外交通,其中规划铁路南环线东西向沿规划区南界线通过,并在规划区外围西侧设西安南站;公路方面,西安大环线东西向经过区域外围南侧,西康高速南北向经过区域外围东侧。

  按人均0.3-0.5平方米标准,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11个,总面积15.3公顷。

  旅游:凸显绿色、文化元素

  在规划中,用地规模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居住、公共设施和绿地。其中,规划绿地713.6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9.13%,人均22.29平方米。

  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台塬地貌特色、现状水系,形成多层次、高度开放、“点线面”结合的复合绿化结构。形成三条城市景观轴:潏河、三河口、洨河沿线;滈河、三河口沿线;见子河、旅游服务基地、神禾塬沿线。在以景观轴作为点睛建筑的同时,结合广场、绿化小品精心设计,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

  另外,新城将构建内涵丰富、形式立体的旅游景观集群,初步确立了“两古镇三园四区十五名村”的功能结构,其中包涵了皇家园林文化、唐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内容。《常宁新城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还对文物保护、市政工程设施等规划做了详细的表述。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