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规划设计 查看内容

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大道、海港大道规划设计民生为本

2013-8-27 11:4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57| 评论: 0

简介: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江阴市规划局获悉,江阴大道、海港大道下穿通道方案近期召开专题会议,论证2条大道沿线下穿通道的设置位置、方式及建设规模。从规划到设计,以民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   以往的快速路建设 ...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江阴市规划局获悉,江阴大道、海港大道下穿通道方案近期召开专题会议,论证2条大道沿线下穿通道的设置位置、方式及建设规模。从规划到设计,以民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

  以往的快速路建设对行人过路等交通问题缺乏特别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市重点道路江阴大道、海港大道如何体现民生功能?在项目设计前期,市规划局从完善市域路网结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策应沿江开发需求、满足区域交通量增长、减少港口集疏运交通和过境交通对城市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先后10余次分赴沿线镇村现场踏勘,调查群众出行需求和出行习惯。在提出多方案比选后,又邀请规划、交通等方面的专家,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集中听取意见,明确2条大道规划建设技术标准、工程标准、功能标准,确保方便群众出行。

  线型设计过程注重民生,避免大量拆迁。在线型明确、方案设计时,市规划局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对重要节点和拆迁量较大的村庄、企业逐一察看,在保证线型顺直、土地节约、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大村庄、企业的拆迁,合计减少拆迁量7800平方米,预计间接节约土地130亩,节约工程投资2.4亿元。

  地下通道设计充分体现民本,确保安全出行。快速路一般穿越区域用地开发程度低,行人过街需求少。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道路两侧的建筑日益增多,行人过街需求也逐渐增大,“过路难”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市规划局此次地下通道设计,在尊重现状的同时,考虑沿线群众出行和镇村交通通行需求,结合道路设计,全线设置30余座不同规模的地下通道(混合通道及人行专用通道),较好地解决行人安全过路和绕行距离过长等问题,建成后将给沿线群众安全出行和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