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十二五”规划将侧重民生
《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将继续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的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六个加快”,即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建设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 城市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构建以中心城六区为主核心区、以余慈地区和宁波杭州湾新区为北部核心区、以卫星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都市网络。 宁波市住建委表示,“十二五”期间,按照打造宁波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预计在今后5年内,三江中央商贸区、科技文化创业区、长丰滨江休闲居住区、南部商务区、铁路南站客运枢纽等将基本建成,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湾头休闲商务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区块将初具规模。同时,适时开发建设新区块,重点建设两江北区、宁穿路综合商务旅游休闲区、惊驾文化创意居住休闲区等新区块。 此外,在拓展城市空间方面,宁波市规划局已先后组织编制完成了《象山港地区保护与利用规划》《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开展了奉化-鄞南地区空间布局前期研究工作。目前,卫星城的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 多个交通项目将开工建设 《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将建成杭甬客运专线,规划建设杭州湾跨海铁路和甬金铁路,构筑“一绕五射”铁路网。启动机场扩建改造工程,增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步伐,建成“两纵两横”的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推进主次干道和跨江通道建设,提高路网整体通行效率。建成并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基本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后续线路建设,努力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路面公共交通为基础的公共交通新格局。 目前,杭甬客运专线已开工建设,杭州湾跨海铁路和甬金铁路开始进行规划。机场改扩建工程和新建工程已分期开工,机场跑道将从2500米延长到3200米,由4D级升为4E级。轨道交通1号线1期工程和2号线1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东外环南延等11条绕城高速连接线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已开工建设的城市快速路加快了以主干道为主的骨干路网的建设步伐。 据宁波市交通部门介绍,杭甬客运专线,沪甬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宁波段,甬金铁路宁波段,机场3期扩建工程,环城南路、世纪大道等城市快速路,8座跨江桥梁,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港口和综合客货运枢纽等130多个交通项目已被列为“十二五”时期续建或新开工建设的项目。 今后5年每年将新开工建设 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 《建议》提出,在今后5年内,宁波市将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逐步建立起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渠道、其他保障性住房为补充的住房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宁波市住建委介绍,宁波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开展始于2002年。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目前,该市已建立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四房并举”,非成套房改造与老小区整治同步推进,租、售、改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宁波市住建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该市廉租住房累计保障户数达15513户、在保户数达10096户,累计销售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2万余套。 “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住房将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力军。在日前召开的宁波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座谈会上,该市明确提出,在今后5年内,每年将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同时,鼓励企业、村集体、工业园区等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 “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在主推公共租赁住房的同时,还会继续推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同时,各类保障性住房的保障面积会进一步扩大。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各类住房困难家庭均可选择到相应的保障性住房。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既可选择廉租住房,也可选购经济适用住房。宁波市住建委表示,经济适用住房将做到应购尽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引进人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可选择租金相对低廉的公共租赁住房。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