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高论桥隧技术 实现跨越发展

2013-4-1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64| 评论: 0

简介:——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沪隆重召开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桥隧建设呈大发展趋势。在这种大发展中,向桥隧业界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为吸取国内外的最新技术,使桥梁和隧道领域得以健康发 ...

——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沪隆重召开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桥隧建设呈大发展趋势。在这种大发展中,向桥隧业界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为吸取国内外的最新技术,使桥梁和隧道领域得以健康发展、“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于4月11—12日在上海虹桥宾馆隆重召开。大会围绕“聚焦工程安全 践行创新理念”为主题,覆盖桥梁隧道全产业链,交流和展示全球范围内桥梁和隧道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与重大项目进展等相关主题。
  本届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共同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联合主办;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永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国际隧道协会副主席白云、美国联邦公路局首席桥梁专家颜文晖、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分会副秘书长赵君黎、桥梁研究所所长邵旭东、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大跨度桥梁研究室主任肖汝诚等5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设计施工人员出席大会并作演讲。大会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人参加。
  为期两天的大会,内容涵盖国际桥梁与隧道领域先进技术与工程经验、国内外重大桥梁隧道工程案例解析,工程技术与质量标准的探讨,大型桥梁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应用等,设有主会场主题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圆桌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交流与讨论。
  时下,在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建设中,为跨越江河、深谷或海峡的桥隧结合工程因其在水文、地质、荷载作用、结构体系和基础工程方面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已成为桥梁界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在其主题报告《台海隧道工程规划方案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中详细阐述了以台海隧道为例的此类桥隧结合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因素和各种潜在风险评估经验。
  其中嘉宾圆桌讨论环节以“如何实现‘桥隧强国’的中国梦”为主题,现场多位业内专家为此谏言献策,就中国如何从桥隧建设大国跨越到桥隧强国的发展之路展开了深刻讨论,在早日实现“桥隧强国”的期盼之下,奉献着他们的智慧和力量。生动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探讨内容引起了现场一片热议。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作了题为《桥梁工程的创新》主旨报告。该报告从“什么是创新”为思考方向,指出了桥梁创新的发展方向并赋予了桥梁创新的新定义。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大跨度桥梁研究室主任肖汝诚作了《桥梁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展望 》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为满足发展中不同需求的桥梁工程,各桥梁结构体系间的合作与协作。通过对传统体系进行改变,从而促进桥梁结构体系的变化、发展和创新,实现当今丰富多样的桥梁形式。最后,他用新体系发挥新材料性能和用新体系的两大途径为要求对未来桥梁的跨越发展做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桥梁安全耐久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技术课题,也是发达国家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正如在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分会副秘书长赵君黎报告《怎么看到怎么想—公路桥梁安全和耐久问题探讨》中所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公路桥梁运营环境不断恶化,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所遗留的问题,伴随着公路桥梁运营时间的推移,其使用性能、耐久性能差,服务寿命短与安全性问题逐步凸显,频繁出现的公路桥梁安全事故以及大量桥梁未达到使用年限而面临大修加固的事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报告明确指出,提升和改善公路桥梁的安全与耐久性,势必要从多方着手,需要认真的设计、建设、管理养护、保护、体检、加固和正确使用等,桥梁才可以安全、长久的为社会服务。
在隧道工程领域方面,21世纪将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地下资源的世纪。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隧道大国的行列,中国大举开发地下空间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盾构法在具有安全系数高、挖掘速度快、隧道质量高、适用性广的优点,盾构机的需求前景可期,盾构机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与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已然成为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馈发表了《TBM施工风险与应对措施》引起了业界的广泛重视,为市场产业化施工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实现桥梁与隧道的跨越发展,势必需在桥梁隧道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的成本实现最优配置,也必须依赖科技创新和安全管理并驾齐驱。大会精彩纷呈,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和科研成果代表了国际先进制造技术的高端水准,这必将在行业内引发持续、广泛的反响和思考。
  大会的胜利召开,探寻了最深邃的工程建设思想的深度,为促进世界桥梁隧道行业的发展提供新引擎。


   
    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组委会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